2021年11月4日 星期四

11月鳳凰花開

/郭立昌

11月鳳凰花盛開!


一葉知秋;今天看見鳳凰花開,卻令人感到非常地迷惑。

小時候,整條成功路都是鳳凰樹,5月時分最喜歡從台南火車站走下來,火紅的鳳凰花隨著綠葉舞動,比現在的日本京都還要美十倍以上。接著就是高唱驪歌:「青青校樹,烈烈朝陽,宗邦桑梓重光;海陸天空,到處開放,少年志在四方---」一生中唯一的正規教育就此嘎然中止,拿起三尺方斤包著兩件衣褲,奔向未知的未來,啟動無限精彩的人生旅程。後來在成大的校園裡,每年5月,簡直就是躺在鳳凰花的懷抱裡,涼風徐來,好不愜意,靈感在木造的教室裡湧現,許多的自動化機器、連續模具和應用材料源源不絕地產出,無意中創造了台灣的精密工業,留下了長串的產業秘笈。

今天看見鳳凰花,感覺卻有點怪!不是11月了嗎?怎麼還會開花呢?難道與聯合國在格拉斯哥(Glasgow, Scotland)舉辦「氣候高峰會(COP 26)有關?因為1865年格拉斯哥的傳教士,就是從曾祖父在府城「和美貿易行」碼頭上岸的,開始在我們的祖厝旁傳教,台灣也有了基督宗教。難道是台南和格拉斯哥互相感應?或者是真的「氣候變暖(Climate Warming)了呢?

雖然南台灣還穿著T恤和短褲叉,但大陸朋友傳來教授的東北故鄉已經大雪紛飛了,政府還沒有供暖,人們兩手都瑟縮在袖子裡,樹上的葉子也從綠轉黃,接下來就是落葉繽紛,真的如《周易》所言的消息剝落於地」的季節。表面看來,高低緯度地區的氣候仍有區別,但真正的問題並非肉眼所見那麼簡單,否則也不用勞煩一百多國的領袖到格拉斯哥開氣候高峰會,探討解決之道。

KSI科學中心在1980年代就提出「空氣有毒」的警語,強烈建議接受輔導的廠商必須增加設備以處理「廢氣」,至於廢棄物的處理必須更加謹慎。然而,言者鑿鑿,聽者藐藐,衝著「利潤」的份頭,那些會生產污染源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大不了老子就到落後國家投資!」如今,他們上哪找「落後國家」呢?我們在2007年協助史弟把行動通訊器弄好,已經14個年頭了,每年的資訊傳遞都在增速,全球民智大開,今後很難再找「落後國家」了,特別是今年(2021) COP 26會議之後,沒有人願意當那個落後國家了。

全球通路-TES」到「全球路徑圖-TES

2003年初SARS大流行時,對國際事務高度關注的南半球國家澳洲,看出「經濟發展失衡」的問題,來邀請我們「為中小企業的需要提出建言(Addressing the Needs of SMEs),期望能為「區域經濟整合(簡稱REI)作出貢獻。即使有SARS的生命威脅,我們仍然冒險前往泰國APEC,從清邁到曼谷的會議中,倡議「全球通路-TES」,特別強調「科技、環境、社會責任(簡稱TES)三者必須相輔相乘,才能達成區域經濟整合,促進普遍性繁榮的目標。居然贏得了「最佳實例政策(Best Practice Policy);重點是,我們強調的「衛生和環保(Hygiene & EP)普獲認同,成為全球關注的大趨勢。

全球通路-TES」的概念始於1986年,經過幾年摸索,確定了整個架構包含長串的發明;於是從海島的供應商找起,全部都是「鴨子聽雷」。去日本,只能和他們談機器人和自動販賣機,他們聽懂的也只有「TES」三個字母而已。到了美國,情況也沒好到哪裡去,根本雞同鴨講。迫不得已,只好忍著痛苦,到處轉機,前往歐洲,從法蘭克福找到了巴黎,再從巴黎跑了七百多公里到土魯斯(Toulouse),終於找到一家聽得懂「RF Transmission(射頻轉換)的供應商。簡言之,就是跋涉萬里,才做出「TES」的關鍵零件,進而組成龐雜而有益於後世的新科技經濟系統。重點是,Global Channel(全球通路)的概念就此進入了法國。

1997年聯合國氣候高峰會在日本舉行,各國領袖制訂了《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經過18年,各國的電力使用量仍然漸進式地增長,所以在2015年又制訂了《巴黎協定》,這是一份獨立的文書,期望各國能夠遵守減碳排放的共識。總部設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總結過去12年全球「總能源供應(Total Energy Supply, TES):「煤碳增加23%、石油和天然氣增加18%,電力增加41%,繼續下去難以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於是在今年518日發布一份《2012年旗艦報告(Flagship Report 2021),指出全球如何在2050年轉型為「淨零排放(NZE2050)的世界。這是世界上第一份關於調整總能源供應量,確保穩定和負擔得起的能源供應,同時促進經濟成長的綜合研究報告。總結報告的重點如下(1)


簡單講,只有四個字「更換原料」,否則全部的舉措等同作白工。

這就符合我們倡議的「以植物取代礦物(replace fossil materials with plants)和「以農場取代礦場」的簡單說法。不過,說說簡單,要做可真比登天還難。否則,就不會勞師動眾,大費周章地集思廣益。

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 26)執行長愛斯比諾莎(Patricia Espinosa)在開募典禮說:「我們要健康地與『自然(nature)和諧相處,加大力道以『建立應對未來衝擊的復原力』,否則就會面臨更多的災難,不進行必要的轉型更會付出毀滅性的代價---113的聯合聲明中,出現了淨零經濟(net-zero economy)這名詞。

我們歸納未來經濟型態為「碳水化合物經濟—Carbohydrate Economy—簡稱「CE」(又稱 醣經濟),COP 26大會指出,鑑於實現「淨零經濟」和氣候適應型經濟的緊迫性,各國必須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開展工作,以幫助確保金融部門的準備和彈性,並推動實體部門的變革。中央銀行、監管機構、財政部以及職能部門的行動,可以促進投資而減輕氣候影響「生態環境」的相關風險,尤其是私營部門的投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這是「社會責任。除了污染型化石能源逐年遞減之外,最主要在仍在於加強新科技的投資,國際能源署已經提出具體的數字每年「5兆美元」,促進轉型為買得起的(affordable)生物基原料。KSI科學中心早先訪談國際創投基金,他們也有表態投資這些新興項目定義為「農業科技」。「科技(T)、環境(E)、社會責任(S)」的「TES倡議」,具體在聯合聲明中出現。

1974年設立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成員國為OECD(經合組織) 29會員國加墨西哥共有30個會員國。IEA可說是相當致力於研究「淨零排放」解決方案的國際政府與政府間的組織,他們的研究報告也是一份「全球通路-TES」,談的是勾勒一張「全球的路徑圖(Global Roadmap),善用工具促成「Total Energy Supply(總能源供應量,TES)產生質變,以減少碳排放量,進而達到控制全球溫度在本世紀末上升「1.5oC」的範圍之內。

不再投資化石原料的大趨勢

IEA的路徑圖提出了能源「建模工具(modelling tools)和「專業知識(expertise)為基礎,制定了400多個里程碑(milestones),以指導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全球旅程(Global Journey);首先指出:「從今天起『不再投資』新的化石燃料(fossil fuel)供應項目。」務必下決心終止投資新的「燃煤電廠(Coal Plants)2035年停止銷售「內燃機乘用車(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assenger cars),期望這些舉措到2040年,全球電力部門能夠達到淨零排放。被稱為「烴經濟」的碳氫化合物將減少至百分之十以下,NZE 2050才可能達成。

KSI科學中心曾經在風景優美、植物豐富的大度山有個實驗室,可惜自龍井的燃煤發電廠火力全開之後,工作人員經常咳嗽,還有轉變為氣喘者。訪談鄰近的診所,只能以「門庭若市」形容之,醫生說:「唉,都是火力發電廠---」有人佇著拐杖說:「透早騎腳踏車在大度山,突然昏倒---」空氣中的「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簡稱「PM」,一般的數值以「PM2.5」表示「等於或是小於百萬分之二點五公尺(μm)」的微粒,PM2.5值達「37」就會誘發過敏體質者氣喘;後來找來儀器監測,發現清晨五時大度山上的PM2.5值高達「117」,難怪騎車昏倒摔得渾身是傷,審度再三,只好撤離大度山。如今聯合國氣候峰會討論「終止建造的燃煤電廠」,方向是正確的。

IEA執行長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我們提出的『全球路線圖』,顯示了目前需要採取的優先行動,以確保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可行性;雖然進展有限,但我們仍抱持希望,希望仍然可以實現目標。」他們認為今年的大會,是對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global warming)限制在「1.5°C」的最佳機會,這個關鍵而艱鉅的目標所要求的努力的規模和速度,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國際能源署認為,這項歷史性的開出路將「增加清潔能源的投資」,從而創造出數百萬個新工作崗位(new jobs),並促進全球經濟成長所以淨零排放是可與經濟成長同步進行的。期望促使世界走上這條光明的道路,這需要各國政府以更廣泛的國際合作為基礎,採取「強有力的、可信的政策行動」。

2012年旗艦報告描述了一個「淨零路徑(a net zero pathway),需要立即大規模部署所有可用的清潔和高效能源技術(all availabl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technologies),同時在「全球範圍」內大力推動加速創新。該路徑要求到2030年自然能(solar energy)年新增量達到「1,020吉瓦(gigawatts)」,促進到2030年全球能源效率平均每年提高「4%」—大約是過去二十年平均水平的三倍。淨零路徑中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端看從今天起技術的改進情況;簡言之,欲達成2050年的淨零目標,亟需開發新技術。因此,必須要求政府迅速增加並重新確定其在研究和開發,以及各國財政支出在部署清潔能源技術方面的比重和優先順序,大會督促各國將其置於能源和氣候政策的核心。同時,先進「電池、氫氣電解槽」,以及「直接空氣捕獲」(direct air capture)和儲存能源領域的發展尤其重要。

羅爾博士說:「清潔能源轉型是為了個人,也是關乎人類整體。(The clean energy transition is for and about people)。國際能源署的路徑圖顯示,快速「轉型(transition)到淨零能源系統的巨大挑戰對全球經濟是一個「巨大的機遇(a huge opportunity)。轉型必須公平和包容,不讓任何人掉隊(leaving nobody behind);而且必須確保「開發中國家」也能獲得建設新能源系統所需的資金和科技知識,經由「減少室內空氣污染」使夭折的人數減少250萬,以永續的思維滿足不斷增加的人口及其經濟需求。

年度投資5兆美元

根據與「國際貨幣基金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的聯合分析,到2030 年,在淨零路徑中,年度能源投資總額將激增至「5兆美元」,每年為全球GDP成長增加「0.4個百分點」。公私部門在清潔能源領域支出的激增將創造數百萬個工作機會包括能源效率,以及工程、製造和建築行業。未來這關鍵十年的努力,將使2030年全球GDP比目前的目標高出「4%」。淨零旅程中,充滿了危機,也充滿了商機。

若能照著以上所言去行,到2050年,能源世界將完全不同。全球能源需求比今天「 8%」左右,但它服務於兩倍多的經濟體和超過20億的人口數。近「90%」的發電量來自「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sources),自然能合計佔近「70%」,其餘大部分來自「核電」。「自然能」(solar)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總供應來源(largest source of total energy supply--TES)。「化石燃料(fossil fuels)從目前占總能源供應量的近「80%」下降到略高於「20%」;此消彼長的關鍵在於「生物能(植物原料)的發展,這就是投資的方向。


從表2看出「油、煤、天然氣」等化石原料比重合計高達83.1%,「生物能」僅占2.1%,如此懸殊的對比要翻轉過來,過程勢必非常艱辛;然而,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代表著「無限的商機」,而且是可以做數十年、甚至於上百年的事業。

IEA的路線圖涵蓋的是「全球範圍(global in scope),但每個國家都需要設計自己的策略(strategy),根據本身的具體情況予以考量,計畫的制訂需要反映各國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當然,發達經濟體應該比開發中國家先達到淨零的目標。 IEA表示,隨時準備支持各國政府制訂自己的國家和地區路線圖,並為實施路線圖提供指導和幫助,促進國際合作以加快全球能源轉型。這份《旗艦報告》正在格拉斯哥舉行的COP 26成為對話的主題。大會主席夏爾瑪(Alok Sharma)說:「我歡迎這份報告,它為淨零排放制訂了明確的『路徑圖(roadmap),並分享了許多優先事項;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擴大所有部門的清潔技術,並逐步淘汰煤碳及其相關原料---」夏爾瑪又說:「我感到鼓舞的是,它強調了國際合作的重大價值,否則全球淨零的轉型可能會推遲幾十年。英國作為COP 26主席國的第一個目標是讓世界走上『降低排放的道路』,直到本世紀中葉達到淨零排放。」而且,因為人類的生活將產生重大的改變,如果沒有公民的持續支持和參與,就不可能實現如此大規模和高速度的轉型(transition)

從今天起,新的「能源安全挑戰」將在實現淨零排放(NZE2050)的過程中出現,淨零路徑不需要新的油氣田;不過,欲使石油和天然氣的作用減弱,必須「緊縮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必會影響到既得利益者,必定面臨長期的挑戰。只是新科技經濟系統需要15%電力、預計2050年將高達50%需求,顯示電力日益重要,能源安全挑戰與日俱增,所以研發生物基原料及其應用科技刻不容緩,以降低再生能源供應的「可變性(variability)及網絡安全的風險。

羅爾博士說:「自1974年國際能源署(IEA)在巴黎成立以來,其核心使命之一就是促進『安全和負擔得起的(affordable)能源供應』以促進經濟成長。這仍然是我們的淨零路徑圖的一個關鍵問題。」所以大會要求,各國政府需要為電池(batteries)、數位解決方案(digital solutions)和電網(electricity grids)的投資創造市場,以獎勵靈活性並實現充足和可靠的電力供應;而且需要新的「國際機制(international mechanisms)來確保供應的及時和可持續性。

2012年旗艦報告》張掛於IEA網站上,強調了在未來30年內必須實現的一些「關鍵里程碑(key milestones),政府採取行動促進清潔能源成長,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不僅可以創造數百萬個就業機會,還能促進經濟成長,進而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重點仍如大會開幕時指出的「與自然和諧相處」。

與自然和諧相處

檢閱文獻知悉,地球上超過90%的生物質能是「植物」生命,而動物生命必須極度依賴它們才能夠生存,這是自然的循環。「自然」的英文「nature」來自拉丁文「natura」,意指「天地萬物之道」;natura的希臘文「physis」原意為「植物動物」及其他世界面貌自身發展出來的內在特色,在最早的文獻意義係指「植物」。植物和動物都是具有生命的本質,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把固定於地者稱為「植物」(plants),能離地活動的生命體稱為「動物」(aniimals)。人為萬物之靈,植物是上天賜給人類最重要的禮物,也從今天開始,全世界必須嚴肅地看待「植物」,且善加運用來實現淨零的全球路徑圖。

5月鳳凰花開,象徵著人生新階段的開始,許多的學子都歡欣鼓舞。然而,11月鳳凰花開卻令人想到格拉斯哥正在舉行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 26),同時也想起「違反自然」的嚴肅議題。古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俗話說:「人若沒照天理,天就不照甲子。」都是談「自然之道」。自然是人們觀察物質現象和行為狀態時所常用詞彙,例如地球的氣候及地質,與及形成那些物種的物質和能量,都是觀察的對象。上天會滅絕古生物,使之成為埋在地底的化石,一定有其原因,百年來人類介入這些存留於地底的東西,將之挖掘出來製成生活必需品,以「人工(artificial)取代自然,不但破壞自然規律,更產生了許多的難治症。今天各國政經領袖齊聚於格拉斯哥,在國際重大會議裡尋求「返樸歸真」之道,我們的建言仍是「關注地上能生長的植物」,回應的是「停止挖掘化石」。天地之間存在著「陽光、空氣、水」,植物栽種於地,向下深根吸收水份,向上生長收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乃是最佳的自然「碳捕獲(Carbon Capture)工具;相信朝「農場和植物」這個方向前進,醣經濟勝過烴經濟,我們的子子孫孫都能夠享有這地球的美好。也相信以後不會再出現11月鳳凰花盛開的景象。

 

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為APEC領袖會議代表。

參考文獻:

Net Zero by 2050 -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9 – Analysis - IEA

World Energy Investment 2021 - NET

 

相關連結:

美國發明專利(Linda Din Invention)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6304796 (VAM)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20030197061 (Shopping System)

http://plckbooks.blogspot.com/2018/08/k-horn-science-inc.html (K-Horn Science Inc.的由來)

http://plckbooks.blogspot.com/2018/08/blog-post_20.html (社會責任宣言)

https://plckbooks.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html (從精密工業到微奈米科技)

https://klcpcm.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html (動力晶片的發明)

https://ldinvention.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html (丁玲虹發明的非現金交易制度)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3/325.html (會說話的芭比)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05/pm.html (空氣有毒)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09/910.html (超然自在,Transcendence)

https://pklchealth.blogspot.com/2021/09/915.html (保護海馬體--Hippocapus)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09/923.html (神奇的植物)

https://pkoldstory.blogspot.com/2021/09/928.html (植物的零污染經濟)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9/tes.html (關於投資TES)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10/1004.html (莊子的生物觀)

https://pklchealth.blogspot.com/2021/10/1005.html (你會失眠嗎?)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10/1007.html (TES 倡議)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10/1017.html (愛迪生,Thomas Edison)

https://ldinbooks.blogspot.com/2021/10/1021.html (丁玲虹與TES倡議)

https://pkoldstory.blogspot.com/2021/10/1023.html (知足者富)

https://epforworld.blogspot.com/2021/11/1101.html (UN氣候峰會開鑼)

https://lindadin90.blogspot.com/2021/11/1101.html (全球通路-TES)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UN氣候峰會開鑼

/郭立昌

聯合國氣候高峰會(UN Climate Summit)今天在格拉斯哥(Glasgow, Scotland)開幕典禮裡,來自100多國的國家領導人和超過2.5萬位代表參與盛會,探討未來關鍵的十年當為之事;民間非政府組織提供給大會的建言:

1.TES」:善用「科技(Tech),進行維護「生態環境(Eco & Environment)的「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更換「石化(fossil)原料為「植物 (botany, plants),確實達成國際能源署(IEA)主張的「TES(總能源供應,Total Energy Supply)以符合2050年淨零排放(NZE2050)的目標。

2.NbS」:經由企業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力行「自然基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立法制訂強有力的監管制度,建立生物多樣性的協定、指標和衡量標準,並要求大家遵守;督促學習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採取集體行動,通過供應鏈「減少森林砍伐(reduce deforestation)要求企業恪遵規定並回覆問題的調查結果,以防止森林和其他生物多樣性高的地區轉變為農業用地。

3.NDC」:巴黎協定》要求每個國家提供其2020年後的氣候行動計畫,稱為「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各國務必遵守包括區域型的組織和地區

4.IPCC」:成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每年更新報告,提出「實現溫度升高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的可行性方案,最重要的是採取集體行動,政府之間經由雙邊或多邊的互相監督,進而其望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30年之前達到50%的目標,並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

2015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21屆氣候峰會(COP21),各國通過了《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以取代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內容規定締約國致力推動減碳政策,目標是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1.5度以內。此外,所有簽署《巴黎協定》的國家須提出「國家自主貢獻(NDC)的承諾,並且應每五年檢討各國對減排的貢獻;同時透過提供氣候融資,協助開發中國家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2019的波昂氣候會議,《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呼籲全面履行《巴黎協定》。

因為新冠疫情,使得原定2020年召開的氣候高峰會延遲至今;不過,在大會之前,各國政府也意識到了情況的緊迫性,英國是G7國家中在20197月第一個通過「淨零排放法(Net-zero Emissions Law)的。中國於2020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了 2060 年淨零排放目標,歐盟委員會已提出了新的2030年氣候目標。此外,日本和韓國都承諾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而菲律賓已宣布暫停新建燃煤電廠。這些都是來自政府的非常令人鼓舞的跡象。

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成員,也無法參與聯合國盛會UNFCCC;惟不能自外於國際社會,尤其是以出口為導向的海島型經濟體。台灣是著名的出口國,許多產品名列前茅,大量用電及大量用水,這都不符合《巴黎協定》;同時,台灣人均碳排放量約為12噸,根據「2021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CCPI 2021),台灣在61個國家中排名第57名,需要改善的空間相當大。這場為期兩週的國際重大會議,探討「替換原料」將帶來重大的產業和生活衝擊;不過,在危機之中,也是潛藏著無限的新商機。

聯合國氣候高峰會執行長愛斯比諾莎(Patricia Espinosa)20211031的開募典禮致詞如下:

尊敬的各位代表和貴賓 , 女士們先生們:

我們漫長的等待結束了。

我懷著喜悅和熱情正式歡迎您參加 COP26

我感謝即將卸任的智利締約方會議主席—尤其是施密特部長在過去兩年充滿挑戰的歲月中發揮的領導作用。

我也正式歡迎即將上任的英國首相和夏爾馬部長。我感謝你們的合作努力,以及我們努力使這次第26屆氣候會議(COP26)取得成功。

我要對你們所有人說:「恭喜。祝賀在座的人、『在線觀看的人』以及參與此過程的每個人。」回想自我們上次在馬德里會面以來的過去兩年:新冠疫情(COVID-19) 大流行,造成心理的困惑,及其對我們的進程可能意味著什麼。想想我們共同做出的決定,我們共同開發的技能,幸好還能利用通信技術溝通。

想想因 COVID-19 而失去的人—我們的心與那些繼續受苦的人在一起。但讓我們也承認已經取得了成就:我們一直在繼續這個過程,我們沒有讓新冠疫情阻礙解決這一代和「後代面臨的最關鍵問題」。

我們在這裡是因為你和你的努力。由衷地感謝你們。希望確保我們的努力工作沒有白費。正如蘇格蘭詩人伯恩斯(Robert Burns)曾經寫道:「現在是白天,現在是時刻。(now is the day, now is the hour)

同工們(Colleagues),我們「站在歷史的關鍵時刻」,人類面臨幾個嚴峻但明確的選擇。我們要麼選擇快速、大規模地減少排放,以保持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攝氏度 以內」的目標—否則我們就得接受人類在這個星球上面臨著「黯淡的未來」。

我們要麼選擇加大適應力度以應對當前的極端天氣災害,並「建立應對未來影響的復原力(build resilience to address future impacts)—要不然,我們就會接受更多人將死亡、更多家庭遭受苦難以及隨之而來的更多經濟損失。我們要麼選擇承認一切照舊,不值得我們付出的毀滅性代價,並向更可持續的未來進行必要的過渡—否則我們就得接受「我們正在投資於我們自己的滅絕(we’re investing in our own extinction)

我們的努力不僅關乎「環境」,還關乎「和平、穩定」以及我們為促進所有人的福祉而建立的機構。正是出於這些以及更多原因,我們必須在格拉斯哥取得進展。同工們;在 COP26 上取得成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我們有行動平台。《巴黎協定》是與人類的希望之約,它擁有我們實現氣候目標所需的一切,但要充分發揮其潛力,需要我們全面去實施。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締約方(Parties)必須完成協議下長期未完成的工作。無法全面執行《巴黎協定》的每一天都是浪費—它會累積對全世界人民,尤其是最弱勢群體產生了現實世界的影響。我呼籲締約方在COP26 上完成必要的工作,這將使我們以具體行動全面實施。

成功是可能的,因為我們已經知道解決方案的途徑。壞消息是,最近更新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國家數據中心綜合報告顯示,「排放量繼續上升」。好消息是,它還顯示,對於那些提供新的和更新的「NDC(國家自主貢獻) 的國家,到2030年「排放量預計會減少」。

但我們需要所有國家具備更大的雄心,尤其是G20中排放量最高的國家,這些國家排放量約佔全球排放量的「80%」。同時,我們還需要看到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巴黎協定》的另一個基石;如果有足夠的支持,減排量可能會更高。這涉及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動員1千億美元的承諾。上周宣布的交付計劃應該被視為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因為執行更詳細和具體的行動很重要。但讓我們明確一點:「如果沒有必要的支持,我們將無法開展實現1.5攝氏度目標所需的轉型。」

這不僅僅是關乎1千億,而是需要「動員數萬億(we need to mobilize the trillions) 在適應方面,我們需要大幅增加財政支持,特別是對最脆弱國家的財政支持。我們還需要加快制定和實施國家適應計劃。存在一條明確的解決方案是,我呼籲所有締約方重拾促成《巴黎協定》通過的「多邊主義精神(the spirit of multilateralism),並履行其在該協定下的承諾。

成功是可能的,因為我們擁有科學 (Success is possible because we have the science)數據是明確的:「氣候變化廣泛、迅速、加劇,並且已經影響到地球上的每個地區,包括陸地和海洋。」但有一個數字比其他數字更突出。到本世紀末,我們必須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然而,IPCCNDC綜合報告和排放差距報告都告訴我們:「我們尚未走上這條道路。」我呼籲所有締約方在 COP26 上「利用科學」為大家的決定提供資訊並採取行動。

研究和統計數據講述了一個故事,但我們必須超越數字來看待它們所「代表的人類生活」。我去過受水位上升威脅的小島國。我曾與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恐懼的學童交談過。我曾與在家中承擔氣候變化負擔的女性交談過,但她們一走出門就被排除在尋找解決方案之外。我曾與對他們眼中的黯淡未來感到沮喪的年輕人交談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訊息:「希望被包括在內。」他們是對的。如果我們真誠地將氣候變化稱為一個「全球性問題」,那麼完全包容必須是建立這一進程的基礎。COP26 需要確保所有的聲音和建議都得到考慮。我鼓勵觀察員和其他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參與,我呼籲締約方將他們的想法納入COP26 的討論中。你我都面臨著同樣的氣候緊急情況,我們都必須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同工們;我們需要的轉變「超出了人類過去所取得的任何成就的範圍、規模和速度」。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但人類是一個以其獨創性定義的物種。兩個多世紀前,「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世界。這是一個由當時的技術和創新驅動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具有「更大的經濟和社會分裂、環境破壞和氣候變化的殘餘影響的時代(the residual impacts of greater economic and social division,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climate change)我們能夠,而且必須吸取「歷史的教訓」。讓我們的時代成為一個由「多數人的繁榮」,而不是少數人的短期利益所定義的時代。讓我們的時代成為我們「與自然建立更健康關係的時代」。讓我們成為一個保護我們的土地、海洋和「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的時代。

讓格拉斯哥(Glasgow)成為這個新時代—這個新的韌性時代—的起點(starting point),讓COP26標誌著它的開始。這完全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但是到達目的地取決於我們在這裡工作的完成情況。這取決於《巴黎協定》的全面實施,這取決於更多的氣候行動這取決於你。這取決於我們所有人。

同工們,這兩週擺在你面前的任務很重要。但是看看你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取得的成就。成功是完全可能的(Success is entirely possible)我鼓勵你牢記大局。我鼓勵您超越您的特定議程項目,看看我們共同努力實現的目標。我鼓勵您考慮我們必須做出的選擇,以及「數十億人對您的信任 (the trust vested in you by billions)。讓我們迎接時代的巨大挑戰,這是「歷史上的關鍵點」—不僅為我們這一代人,而且為子孫後代取得成功。

謝謝您。


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為APEC領袖會議代表。

 

相關連結:

美國發明專利(Linda Din Invention)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6304796 (VAM)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20030197061 (Shopping System)

http://plckbooks.blogspot.com/2018/08/k-horn-science-inc.html (K-Horn Science Inc.的由來)

http://plckbooks.blogspot.com/2018/08/blog-post_20.html (社會責任宣言)

https://plckbooks.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html (從精密工業到微奈米科技)

https://klcpcm.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html (動力晶片的發明)

https://ldinvention.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html (丁玲虹發明的非現金交易制度)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3/325.html (會說話的芭比)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05/pm.html (空氣有毒)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09/910.html (超然自在,Transcendence)

https://pklchealth.blogspot.com/2021/09/915.html (保護海馬體--Hippocapus)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09/923.html (神奇的植物)

https://pkoldstory.blogspot.com/2021/09/928.html (植物的零污染經濟)

https://wtgtintwn.blogspot.com/2021/09/tes.html (關於投資TES)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10/1004.html (莊子的生物觀)

https://pklchealth.blogspot.com/2021/10/1005.html (你會失眠嗎?)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10/1007.html (TES 倡議)

https://pkpreaching.blogspot.com/2021/10/1017.html (愛迪生,Thomas Edison)

https://ldinbooks.blogspot.com/2021/10/1021.html (丁玲虹與TES倡議)

https://pkoldstory.blogspot.com/2021/10/1023.html (知足者富)